
培训班现场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11月24日讯(记者 彭圆 通讯员 张志国 刘建河)11月24日,由湘潭县农业农村局主办、湘潭县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湘潭县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县乡两级88名农技人员将参加为期5天的脱产培训。据悉,这不仅是一次业务的集中“充电”,更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让技术真正扎根田间
“以前凭经验种地,现在得靠技术吃饭。”参加培训的易俗河镇助理农艺师黄京湘坦言。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面临技术滞后、服务零散等难题,不少农技员的知识还停留在传统模式。
此次培训直击痛点:湖南农大教授讲解双季稻单产提升技术,让农技员掌握最新种植“密码”;AI人工智能农技推广课程,教会他们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农户;隆平稻作公园、花石镇种植基地的实地观摩,更让他们直观感受“稻+再+油”等现代农业模式的魅力。
“培训后,我们能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农民听得懂、用得上的‘土办法’。”县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贺彪表示,通过重塑农技员的能力结构,让技术推广的“毛细血管”真正连通田间地头。
锚定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 筑牢农业发展“技术底座”
作为农业大县,湘潭县的粮油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培训中,直播油菜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课程,直指“藏粮于技”的核心需求。
“学会了绿色防控技术,明年我们村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又有了新的方法。”射埠镇农技员吴爽表示。而农业项目申报、财务管理等课程,则让农技员从“技术专家”变身“产业顾问”,能指导农户争取政策支持、发展特色产业。
这种能力延伸,正推动湘潭县从“会种地”向“慧种地”“富种地”转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底座”。

88名农技员集中培训
激活人才“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
2004年出生的特岗农技员周禹熙是培训中的“新生力量”。“老农技员懂土壤、懂气候,我们懂数据、懂新媒体,结合起来就能把技术服务做得更活。”周禹熙说。
此次培训覆盖35名近年就业的特岗人员,与经验丰富的老农技员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梯队。这种人才结构的优化,让农技队伍成为县域农业创新的“火种”,既传承了农耕智慧,又注入了现代活力。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培训,而是为乡村振兴储备‘技术铁军’。”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富强表示,经过系统淬炼的农技队伍,将成为推动湘潭县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能。(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彭圆 通讯员 张志国 刘建河
编辑:李岱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