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11月19日讯(记者 王思月 文银凤)在湘潭县白石镇龙凤村,有位河南远嫁而来的“外乡媳妇”,她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都市打工人到“90后”新农人的蜕变,将传统农产品加工推向规模化、品牌化新高度。她,就是湘潭白石农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婧,一位荣获湘潭市三八红旗手、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典型的“企业之星”。
1990年出生的张婧,大学毕业后南下广东打工,与湘潭籍青年胡彬相识相恋组建家庭。两人工作兢兢业业小有成就,但胡彬对家乡的牵挂从未放下。“在外打工非长久之计,家乡土地藏着更多可能。”2015年底,夫妻二人经过深思熟虑,带着第一桶金与回报家乡的热忱,回到白石镇龙凤村,开启创业路。
这份选择源于两人的产业优势,张婧家乡河南盛产红薯,她自小耳濡目染积累了红薯粉种植加工基础,胡彬家乡是“中国湘莲之乡”,藕粉久负盛名,胡彬祖辈虽有手工加工经验,却受限于规模小、效益低。“结合两地特色,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两人敲定目标,聚焦藕粉、红薯粉“产、加、销”全产业链,誓用现代化理念激活传统农业。
创业从试验田起步。2015年,他们注册湘潭县白石农夫家庭农场,以家中8亩承包地为起点,一边学村民实践经验、钻研生产技艺,一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渠道探寻新技术、新设备。
2017 年迎来关键转折。在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他们引进优良种苗,添置全套设备,建30亩示范基地与600多平方米加工厂房,获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告别“家庭作坊”迈入规模化生产。“一个人富不算富,乡亲们的腰包鼓了才是真发展。”同年,张婧牵头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推出“统一品种、技术、加工、销售,分散经营”的“五统一”模式,联合分散农户破解“单打独斗”难题。
2018 年,湘潭白石农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夫妻俩建全新淀粉生产线,获食品生产许可证,注册“白石农夫”商标,构建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也逐步健全,让农户实现“订单式种植、保底价收购”,让村民共享红利。截至2025年,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00多户,覆盖白石镇及周边乡镇,累计带动728户农户稳定增收。
市场瞬息万变,张婧始终保持着“敢闯敢试”的劲头。2022年疫情期间,线下销售受阻,她迅速转向线上渠道,不仅与抖音等平台带货博主深度合作,还打造了自家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直播号,从零开始学习互联网销售思维。“最忙的时候,我们夫妻带着员工白天打包发货,晚上直播带货,经常忙到凌晨。”这份坚持换来了丰厚回报,如今“白石农夫”的产品不仅走进长株潭十几家线下店铺,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多个省市。
如今,新厂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3条新增生产线即将投产,预计年产值有望突破3000万元。作为“90后”新农人,张婧仍在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她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发特色农产品,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推动三产融合,进一步扩大‘白石农夫’品牌影响力。”她用十年的坚守证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只要有匠心、有担当,就能让乡土焕发新的生机,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思月 文银凤
编辑:罗伟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