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路铺镇柳桥村便民服务中心

柳桥村党委书记曹铁光(左)在老党员家中走访

村支两委就《村规民约》工作进行部署

曹铁光在指导蔬菜的采收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11日讯(记者 彭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我自己是这么做的,我也是这么要求其他村干部的。”说起这番话,55岁的曹铁光眼神很坚定。
柳桥村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总面积 21.8 平方公里,总人口 5875人,是湘潭县唯一设党委的村。近年来,该村党委秉承团结、务实、奋进、创新的“柳桥精神”,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结合点,以培育农村良好政治生态为主基调,在党员和群众中形成了较高的威信,探索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柳桥模式”,也为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提亮增色”。
强党风 擂响廉洁文化“前进鼓”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风正、干部廉,则正气足,正气足,才能健康快速发展。柳桥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效,究其根本在于,一方面村党委坚决落实了党中央及省市县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另一方面村党委发挥了统筹协调、示范引领、模范带头的组织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据统计,该村共有党员180余人,下设五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其中,村支两委共9人,年龄结构在30岁--60岁之间,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近年来,在村党委书记曹铁光的带领下,该村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根本,选准“领头羊”,配强主心骨。建成的村级服务阵地占地面积 2000 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900 多平方米,2019 年获评湘潭市“五星”党组织。同时,培养锻造“三好”班子,选优配强村党委书记、班子成员、驻村帮扶队员,构建了“书记带得好、成员配合好、驻村帮得好”的工作新格局,着力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村上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在柳桥村的各类会议上,曹铁光逢会必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仅与班子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及中央、省、市县各级纪委全会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而且时刻督促大家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在思想上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
此外,在不断完善组织建设方面,该村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网络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党小组长、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持续加强党员亮分制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始终坚持建强队伍,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形成了“村党委班子当先锋、党员干部做模范、村民群众紧跟随”模式。
正政风 打响村级发展“攻坚战”
针对村干部作风问题,村党委书记带头查摆自身问题,扎实治理“庸懒慢浮贪”和以权谋私等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如果我自己赚得盆满钵满,那跟着我干的其他村干部心里会怎么想?”曹铁光介绍,前段时间村上安装太阳能路灯,共计花费了8万余元。当工程完工后,承包安装的老板也十分客气,想方设法塞给他五千元现金。当即被曹铁光坚定拒绝。但当时对方态度十分坚决,无奈之下,曹铁光只好将这笔钱交给了财务,用于村上的各项开支。类似这样的情况,曹铁光遇到不少……而他都悉数“交公”。“内心干净才会强大,无私才会无畏。”曹铁光说,只有自身严格要求自己,才会活得比别人坦荡,才会赢得老百姓的信赖。
“曹书记平时对我们要求十严格,我们从不敢去拿群众家里的东西,人民群众也很贴着书记干。”村主任蒋家亮对此深有体会,他介绍说,就在去年底,村上还有很大一部分工资没有结算给村民,但直到农历年前,都没有一人前来诉苦。有的说,没有关系,大不了年后再给;有的说,我们相信曹书记,总会给我们的!
政风好了,经济发展才有了内生动力。据悉,柳桥村现已解决脱贫户、返乡农民工 1500 余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2000 余万元,获评湘潭市产业扶贫示范村,2019年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余万元。
截至目前,已有 165 户农户加入经营主体,6 个经营主体支付人工工资已达 80 余万元,为中老年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极大地缓解了外出务工难的问题。
纯民风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在过去,左邻右舍一旦有个孩子考上大学、搬新居等情况,就喜欢各种操办,礼金多到上千,少也要好几百,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很重,群众也因此怨声载道。
为了破除这种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2020年6月,该村制定出台了《柳桥村村规民约》,内容包括:倡导在“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筹办集体婚礼;丧事从简,倡导火化,推行集中葬坟等。同时,对于违反《村规民约》的,村委会还将给予相应的处理。
“不提倡操办婚丧嫁娶外的其他酒席,收受礼金不得超过100元,严禁借办酒席敛财……”《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软约束”。近年来,全村移风易俗,制止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成效明显,崇廉尚廉、淳朴厚重的社会民风日益浓厚。
村容村貌在悄然发生变化,文明乡风已滋润百姓心田。该村竹园组姜国聪是一名老党员,对于村规民约这方面他深有体会:以前村上的亲戚朋友总爱操办各类宴席,每年光花费在这方面的费用最少都要三千余元。现在好了,除必要的婚丧嫁娶,村上基本上没有其他大操大办等现象,一年下来,红包礼金大幅减少,每家每户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老百姓也纷纷拍手称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场持久战、系统战,只有民风好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近年来,该村坚持因地制宜,依据本村实际和发展基础,合理布局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发展了夏橙和小籽花生种植、龙虾养殖、莲鱼共养、订单蔬菜五大特色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近就业,不仅形成了各方有效益、风险可控制,还形成了模式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经验。
乡村振兴,廉洁先行。该村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清廉乡村建设,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清风正气,构建基层治理的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竖起纪律屏障,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编辑:罗建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2022/03/11/10998433.html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