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观察甲鱼的生长情况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5月7日讯(记者 彭圆)清晨的湘潭县河口镇石泉村青石水库上,水面泛起粼粼微波。李宇沿着水库边漫步,目光专注地观察着甲鱼的生长情况。43岁的他,从深圳打工的普通人,华丽转身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水产大王”,用智慧与汗水在这片水域上书写着独特的“水产经”。如今,他的60亩水库年产甲鱼2500公斤、翘嘴5000公斤,年销售额超200万元。
2015年的那场灾难,如同梦魇一般,深深烙印在李宇的脑海中。那是一个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的画面:1万公斤翻白的死鱼堆积如山,恶臭弥漫在整个水库上空。“当时用了3卡车才将死鱼运走,最后只能深埋处理。”回忆起这段惨痛经历,这个曾涉足机械加工、装修行业,一向坚毅的汉子,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恐惧。这场灾难,不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是对他养殖信心的沉重打击。
然而,命运的转机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几位高校的水产专家听闻此事后,带着专业的检测仪来到水库,一蹲点就是一个月。他们日夜研究,终于找到了病根——淤泥发酵产生毒素,正是这看不见的“杀手”,夺走了无数鱼儿的生命。
汲取教训后的李宇,开始了科学养殖的探索之路,“鲢鳙吃藻类净水,甲鱼排泄物养浮游生物,翘嘴专吃小鱼虾。”他站在水库边,看着分层游动的鱼群,自豪地揭秘着这精妙的生态链。通过这种混养模式,不仅让饲养成本降低了40%,更让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一池碧水,在各种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除了特色水产养殖,李宇还巧妙地发展起了“农家乐经济”。每逢周末,水库边便停满了来自湘潭县、湘潭市、株洲市等地的车辆。“去年光垂钓、用餐收入就有100多万元。”李宇笑着展示水库边的抄网,言语间满是收获的喜悦。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体验钓鱼的乐趣,还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水库鱼,享受乡村田园的悠闲时光。
水库边,李宇站在防逃网前,手机突然响起订单提示音。望着眼前这片承载着希望的水域,他感慨道:“深圳教会我拼搏,家乡给了我舞台。”这位“鱼塘CEO”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每一个返乡创业者,都如同“洄游的鱼”,只要找准方向,奋力拼搏,都能掀起属于自己的浪花,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伟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