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县射埠镇谭建国:古法匠心育湘莲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编辑:罗伟 2025-05-16 21:09:23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谭建国在田间

将直播间搬到荷塘边

施肥中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5月16日讯(记者 彭圆)5月15日,在湘潭县射埠镇高丰村,谭建国正在自家荷田选种,碧绿的荷叶随风摇曳,这里承载着“85后”新农人谭建国的坚守。他放弃亩产优先的现代农业模式,用“最笨”的古法种植湘潭传统莲种“寸三莲”,历经3年挫败,以“三不用”原则开辟生态农业新路,让千年莲香绵延不绝。

2021年,谭建国从父亲手中接过5亩荷塘,立誓守护“寸三莲”的古老风味。这一本地老品种不杂交、非改良,亩产不足一百公斤,远低于杂交莲,却因荷香浓郁、口感绵甜备受推崇。然而,古法种植之路荆棘密布:首年因水肥管理不当,杂草疯长致收成锐减九成;次年有机肥发酵不足引发烧苗,收成仅半;第三年又遇洪灾绝收。3年亏损,他却从中提炼出“三不用”法则——不用化肥、除草剂、农药,以生态循环破局。

谭建国的荷田里,每亩用300公斤猪牛羊粪便发酵成有机肥替代化肥,豆粕、菜枯粉各50公斤与100公斤生石灰调和土壤,微生物缓慢释放肥力;杂草防控靠“水淹法”与人工拔除,保留益草、精准除害;莲田养殖鲤鱼吞食福寿螺,人工捉虫替代农药,形成自愈式生态链。清明前后,他将杂草埋作绿肥,优选抗病莲种。

今年,阳光雨水很适合莲生长,谭建国估计,60亩荷田产手工白莲亩均纯利可达2000元以上,虽产量仅为杂交莲六成,但品质更胜一筹:维生素含量高、耐储存,无需防腐剂。

为了让更多人知晓这份古老技艺,他将直播间搬到荷塘边,让镜头对准摇曳的莲叶与绽放的莲花。直播中,他手把手演示古法沤肥、手工除草的细节,讲述着千年传承的种植故事;镜头前,网友们既能看到香莲从嫩芽到绽放的全过程,也能听到蛙鸣与风声交织的田园乐章。这份对古老技艺的传承,不仅让香莲的醇厚韵味得以延续,更在快节奏的时代浪潮中,为人们留住了一方承载乡愁与记忆的诗意田园,也让传统农耕文化在数字浪潮里焕发新生。(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编辑:罗伟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646949/50/149651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