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26日讯(通讯员 冯坚花)近日,市、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组深入石潭镇同庆村600亩绿肥生产示范片开展技术指导,现场查看冬种绿肥生长情况,并对“三沟”配套、高茬收割与延期播种协同等五项核心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作为湘潭县化肥减量增效重点项目,该示范片通过集成创新技术模式,为全域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在技术实施过程中,同庆村创新采用“三统一分”管理模式,依托村农机合作社9台大型设备,实现绿肥播种、开沟、翻压全程机械化作业。针对传统稻田渍涝问题,技术组指导农户构建“主沟-支沟-厢沟”三级排水系统,结合中晚稻留茬30厘米收割技术,既保障水稻收获效率,又为紫云英生长预留充足空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示范片推行“两花混播”技术,将紫云英与肥用油菜按比例混种,经实测鲜草产量较单一种植提升35%,氮素固持能力显著增强。
针对高岸田特殊地貌,农技人员建议紫云英免播生产技术,通过无人机同步撒播与油菜收割落籽相结合,实现绿肥自然繁育,每亩节约种子成本60元。同时,紫云英-油菜套种模式的应用,使田间绿色覆盖周期延长至210天,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3个百分点,病虫草害发生率下降60%。
“我们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分散地块整合为规模化示范基地,配合全程机械化服务,有效降低了农户种植成本。”同庆村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村通过绿肥示范带动粮食增产8%,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5万元。目前,示范片生产的优质稻谷已通过“湘中石潭”电商平台实现溢价销售,绿色农业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据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湘潭县将推广同庆村经验,在石潭镇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万亩示范片,同步推进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力争全年化肥使用量再降5%。下一步,同庆村计划与双禾米业等龙头企业深化合作,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完)
来源:石潭镇
作者:冯坚花
编辑:李岱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