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县青山桥镇:从“看天育秧”迈向“车间造苗”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张学 编辑:宋倩 2025-03-12 19:18:09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图片1.png

集中育秧大棚

图片2.png

水稻育秧播种机

图片3.png

“流水线”上作业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12日讯(记者 彭圆 张学)眼下,正值水稻集中育秧的关键时节。走进湘潭县青山桥镇,广袤的田野间处处是一片繁忙景象。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弯腰弓背在水田里辛苦劳作的身影,而是种粮大户们操控着水稻育秧播种机有序作业,一条条“流水线”上正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生产变革。

过去,育秧是一项极为繁琐且耗费人力的工作。种粮户要先精心准备秧田,将其整得田平如镜,稻种还需经历“浸一天,催三天”的复杂流程。青山桥镇高屯村的“90后”种粮大户赵俊对此感触颇深,他回忆道:“以前育秧,真的是身心俱疲,每天都在担心天气变化、稻种出芽情况,觉都睡不踏实。”那时,农民们完全是靠天吃饭,天气稍有异常,就可能影响育秧的质量和进度。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赵俊,已大步向农业机械化靠拢,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艰辛。在他的育秧车间里,全自动播种生产线高效运转。供盘、铺土、淋水、播种、覆土,一系列工序一气呵成,一只只秧盘只需短短几秒钟就能完成全部流程,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做到节肥节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走进他的集中育秧大棚,一排排秧盘整齐排列,仿佛住进了“包间”。在这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能得到精准控制,催芽只需短短几天,发芽率便能达到95%以上。

近年来,青山桥镇严格执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工作机制,构建起“党政负责人包村、镇村干部联网格到组包丘块、农技人员包大户”的农技推广包村联户责任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广镉低积累品种、早稻集中育秧、绿色高产高效等主推技术,大力推进机耕、机育、机插、机抛、机防、机收、机烘等全程机械化生产。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经验还被全国农技中心列为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

据统计,今年青山桥镇早稻种植面积达15896亩,一季稻16762亩,晚稻16174亩,旱粮730亩,合计粮食生产任务为49562亩。随着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全镇的粮食生产正朝着高效、稳定、绿色的方向大步迈进,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坚实力量。(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张学

编辑:宋倩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646947/56/147761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