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岁月长歌 人文厚土 ——湘中明珠湘潭县

来源:县人社局 作者:王 睿 编辑:宋倩 2025-03-12 09:05:16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12日讯(通讯员 王睿)一曲《浏阳河》,唱响“江边有个湘潭县”,让湘潭县声名远播,世人知晓。笔下的湘潭县,是人文与烟火、现代与古朴的交融。

如果你要写湘潭县,就不能只写它钟灵毓秀、山水形胜,写这片土地的厚重与灵动,写悠扬唢呐声的高亢与嘹亮,写每一道纹理里镌刻的历史与荣光,写昌山下炊烟袅袅,村庄在暮霭里安详。要写它傍湘江之畔,江水泱泱,似一部无言史书,流淌过千年时光,见证商贾往来、舟楫穿梭,润泽沿岸沃土,孕育勃勃生机。要写它湖湘文化的经线和红色基因的纬线织就的图谱,它是莲乡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如果你要写湘潭县,就不能只写悠悠古韵。要写石鼓油纸伞下,藏着江南的温婉和匠人们指尖摩挲竹骨的执着,竹条采自山林,竹节间满是岁月沉淀;绵纸覆、桐油刷,撑开时,便是一方诗意天地,传统与生活的祈愿尽在其中 。要写洛口古镇挂嘴洲的青砖墙缝里,在梅雨时节洇成苔痕,深巷里蜿蜒的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的履痕,街边老店飘出的米粉香,唤醒着每一个清晨,邻里围坐谈天,烟火温情弥漫在腾腾热气里。要写素有“小南京”之称的花石,莲农们弯腰劳作,汗水滴入荷田,那是莲子丰收、殷实富足的生活图景。莲子的清甜串联起莲乡的饮食文化与民生烟火,是舌尖上对家乡最深情的眷恋 。

如果你要写湘潭县,就绕不开名人辈出的荣耀。要写隐山之中,八百年前,理学大家胡安国、胡宏父子注《春秋》,在碧泉书院讲学论道,思想的光芒穿透历史迷雾,山间古木清泉相伴,仿佛仍能听见千年前的朗朗书声。朱张会讲的余音仍在碧泉潭深处回响。要写云湖桥山塘湾晚清“汉魏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王闿运,以笔为刃,书写时代风云,其文字间流露出的雄浑大气与细腻情感,让人叹为观止。要写杏子坞走出的齐白石,以一支妙笔绘尽世间万物,灵动虾趣、质朴生活皆入水墨,他以对艺术的执着与创新,让湘潭县的名字随着宣纸墨香远扬世界,成为人文精神的耀眼符号。要写晓霞山下,黎氏八骏纵横各界,黎锦熙奠基文字学,黎锦晖奏响时代旋律,众人凭学识才华,从湘潭出发,在不同领域演绎激昂奋进之歌,彰显这片土地人才荟萃的底蕴。

如果你要写湘潭县,就更要写这片红色热土。头忱湘江波涛,心怀天下兴亡。要写雷公塘的革命先驱罗亦农,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永载史册,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昭后人。要写乌石峰下,彭德怀故居庄严肃穆,彭大将军横刀立马,为民族解放奔赴战场,故居陈列旧物,铭刻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湘潭人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 。

如果你要写湘潭县,就少不了要写当下的繁华与活力。县城高楼林立,与古老街巷相互映衬,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江湾广场上涌动的人潮,夜市灯火辉煌、美食飘香,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湘江外滩,日暮时余晖洒江,波光与建筑幕墙辉映成画;亲水平台,情侣漫步、孩童嬉闹、老人健身,一幅温馨生活场景;夜晚灯光秀,五彩灯光随音乐舞动,坠入酒杯摇晃,成为浪漫时尚打卡地,吸引八方游客。

如果你要写湘潭县,就必须写这一切背后勤劳的人民,骨子里流淌着奔放与倔强。他们在这方沃土上辛勤耕耘,收获希望;在岗位上默默坚守,奉献力量;传承古老技艺,守护文化根脉;拥抱时代浪潮,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塑造了莲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湘潭县,不只是地理坐标,更是历史、文化、情感交融汇聚的厚土。只有饱蘸深情笔触,方能绘就它的灵魂,展现独特魅力,让世人都能触摸到莲乡每一次跳动的强劲脉搏,感受到它滚烫的温度与磅礴力量。当太阳升起时,金霞山顶的霞光会告诉你,这座小县城既能留住祠堂飞檐上的晨昏光影,也敢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书写属于它的不朽传奇。(完)

来源:县人社局

作者:王 睿

编辑:宋倩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646947/56/147732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