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8月29日讯(记者 黄成 潘文琦)流火八月,学意正浓。湘潭县排头乡首期“湘”村推荐官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乡的餐饮从业者、村干部、返乡青年等50余名“乡村能人”齐聚一堂,开启为期一个月的新媒体技能“充电之旅”。他们将通过系统学习,化身家乡农产品与文旅资源的“云端代言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聚焦痛点:为乡村“好货”插上“云翅膀”
“以前卖农产品靠赶集、熟人介绍,现在得学会用手机‘讲故事’!”来自排头岭村的学员黄琴一番感慨,道出了许多乡村发展的共性困境——优质产品与特色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
此次培训由县农业农村局、排头乡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乡供销合作社协办,正是瞄准“有产品缺推广、有资源缺流量”的痛点,聚焦拍摄、剪辑、直播、运营四大核心技能,培养能“用镜头记录乡土、用话术推广特产”的本土人才。
学员岩冲村党支部书记刘淑姣对此深有感触。培训为大家注入了“新能量”,“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她分享道,自己已带领一支由村干部和“00后”组成的团队,成功帮助一对聋哑夫妻解决了猕猴桃滞销难题。“原本因沟通困难卖不动的果子,通过村里的新媒体宣传,短短几天便销售一空。”这个鲜活的案例让学员们更加明确:掌握“流量密码”,才能让乡村好货真正“走出去”。
实战赋能:从课堂到田间的“沉浸式”教学
“白天学技巧、下午练实操、晚上磨成果”,是本次培训最真实的写照。为打破传统培训的局限,培训班创新采用“集中授课+实地采风+成果路演”的全链条教学模式。
上午,学员们在课堂上系统学习手机拍摄参数设置、剪辑软件操作、短视频“黄金三秒”文案法则等理论知识;下午,讲师便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现场指导如何运镜拍摄、如何打造个人IP、如何生动介绍农产品、如何深度挖掘乡村故事;到了晚上,学员们则聚在一起,集体打磨视频作品,集思广益撰写脚本。
“我们的学员横跨‘70后’到‘00后’,有农场主、村干部,也有返乡大学生。”主讲老师阿牛介绍,“我们根据每个人的职业背景和性格特点进行精准定位,鼓励他们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内容同质化。”经过十余天的强化训练,每位学员都已发布个人短视频作品,并取得了亮眼的浏览量和点赞数。
未来可期:数字浪潮下的振兴新篇
“一个月的学习或许无法改变一切,但它给了我们‘用新媒体讲好排头故事’的底气和信心,让家乡的农特产品真正‘走出村、走进城’。”学员刘淑姣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当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遇上数字经济的澎湃浪潮,这批蓄势待发的“湘”村推荐官正拿起镜头、对准话筒,为家乡倾情“代言”。他们将成为连接乡土与市场的桥梁,让排头乡的“好山好水好产品”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成 潘文琦
编辑:刘静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