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祥给村民找零钱
左文祥整理货物架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8月15日讯(记者 王思月 文银凤)清晨6点,湘潭县青山桥镇四境村的薄雾还未散尽,55岁的左文祥已经摸索着打开了他的杂货店门。3岁失明的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摸”遍了店里每一件商品的位置,这一摸,就是整整35年。从借来的800元启动资金到成为村民离不开的“便民驿站”,这位盲人店主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黑暗中“点亮”了自己和乡亲们的生活。
1990年的一天,左文祥攥着向村民们借来的800元钱,手心沁出了汗。这位曾在皮鞋厂钉鞋的盲人青年,做出了让父亲强烈反对的决定——开杂货店。“进货怎么进?钱怎么收?赔本了怎么办?”父亲的担忧言犹在耳,左文祥没吭声,心里却有股劲:“别人能做的,我未必不行。”
在县民政局的帮助下,左文祥前往石鼓镇向一位盲人前辈学习经营杂货店。一个月的学徒期里,他努力地学习各种经营技巧。回来后,他又自己反复摸索,练就了一身“绝活”:靠手摸钱的大小、纹路等分辨金额,把找零的钱按金额分类放在四宫格抽屉里,熟记每个格子的位置;从油盐酱醋到日用百货,店里所有商品的摆放位置烂熟于心,村民报出商品名,他转身就能准确拿到。
“文祥,来瓶酱油!”顾客刚迈进店门,左文祥已经转身从第三列第一排货架取下酱油。35年来,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早已在他中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地图”。
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左文祥的小店几乎从不歇业。为了进货,他独自摸去过湘潭砂子岭、湘乡等地,货架也全由自己整理。“大家都知道我眼睛不好,买东西都凭良心付钱,从没少给过一分。”这份信任,比任何光亮都让他踏实。
杂货店的营业,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成了很多村民每天都要来逛逛的“打卡点”,村民左淑元告诉记者,就算不买东西,也可以在这里和左文祥以及其他村民聊聊天,分享一下最近的趣事。
而对左文祥来说,这间杂货店不仅是聊天的场所,更是他传递温暖的起点。13年来,每年国际盲人节,他都要在村里张罗活动,和大家吃顿饭,聊聊近况。谁家有困难,他就提着慰问品上门;谁想学手艺,他就帮忙联系县盲人协会学习按摩。“县残联一直很支持我们,鼓励我带动更多乡亲。”左文祥说,“我知道看不见的苦,能帮一把是一把。”
如今,杂货店的灯光依然每天亮到晚上9点,村民们说,这光不仅照亮了买东西的路,更暖了人心。左文祥摸着柜台边缘,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瓶瓶罐罐,笑了:“只要大家还需要,我就一直开下去。”(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思月 文银凤
编辑:徐倩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