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员先锋行】颜洋:田间地头践初心 98后基层干部的青春答卷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成 张学 编辑:刘静 2025-07-01 12:49:16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编者按:旗帜引领方向,先锋凝聚力量。在莲乡大地处处吹响改革发展号角声中,在莲乡人民勠力同心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共产党员始终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攻坚克难的主力军、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他们扎根于各行各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使命,用担当作为书写着时代答卷。湘潭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党员先锋行”系列报道,生动展现莲乡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和精神风貌,讲好他们立足岗位、践行宗旨、勇挑重担的故事。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7月1日讯(记者 黄成 张学)一口不太标准的方言,裤脚常沾泥土,奔走在湘潭县射埠镇的田间地头——这是98年出生的副镇长颜洋留给当地群众最深的印象。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学部的颜洋,2025年1月从茶恩寺镇调任射埠镇,分管农业综合服务工作。从法学高材生到扎根基层的年轻干部,他脱下“书生气”,换上“泥土香”,用务实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着属于他的青春答卷。

01.jpg

初到射埠镇,颜洋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角色转换”。此前,从事人大工作的他,对农业工作了解较少,为了更快适应工作安排,报到前,他便主动“预习”,联系射埠镇的同事要来了相关资料,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农业资料,摸清全镇22个村的产业家底。到岗后,他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各村申报的水利项目现场,带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泡”在田间地头,跟种植大户交流谈心、请教学习。

“第一次下村,有群众问我耕地补贴,我一时答不上来,感到很惭愧。”这次经历也让他警醒,从此,笔记本成了他随身的“标配”,每次下村入户,他总习惯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里面装着他的工作记录本,他将群众诉求、政策要点一一记录下来。58天时间,厚厚的笔记本已写满了工作点滴。从刚出校园的“法学生”到懂农业的“田秀才”,颜洋在实干中迅速成长。

02.jpg

“农业工作,一端扎在田里,一端连着民心。”颜洋深知,田里的问题只有俯下身扎到田里去,才能真正解决好。为筑牢粮食生产根基,改善各村粮食生产条件,在县农发中心指导下,他和乡村振兴办同事们一道,积极协调推动全镇22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考验接踵而至。今年初,涓水河整治需清理2公里阻水片林,这一大片杂树竹林中,部分涉及村民房前屋后的“家当树”,引发激烈抵触,清理工作陷入停滞。在蟠龙村村支书协助下,他扎进现场,和村支书一起讲政策、听诉求、解心结。面对防洪安全的硬要求和村民的故土情,他耐心细致地寻找平衡点,最终以真诚沟通推倒了 “心墙”,整治任务圆满完成,守护了河道行洪安全。

射埠镇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是当地老百姓的 “绿色银行”。但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胜势,一直是射埠镇党委、政府重点思考的课题之一。在湘潭县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工作的契机下,颜洋一头扎进油茶林调研,收集村上想法建议,并结合产业实际撰写射埠油茶产业振兴初步计划,当地党委、政府积极采用调研意见,研究通过了 “3510 计划”,力争油茶产业三年夯基、五年显效、十年腾飞。

针对油茶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镇村两级创新思路,提出“以短养长”,结合全国先进工作者邓述东的“深耕一亩田”模式,在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林下套种经济,种植竹荪、中药材和黄花菜等短周期作物,有效填补了油茶丰产空窗期的收益不足,提升土地综合效益,让“油茶树”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

03.jpg

“农业工作苦不苦?这晒黑的‘勋章’就是答案。”颜洋指着胳膊上清晰的“黑白分界线”笑道。为协调村上光伏项目落地,他曾多头对接各个主体整理资料到凌晨;为应对突发汛情,他在茶恩寺的湘江堤坝通宵巡查值守。这些投入和付出,换来的是群众的认可与信任,现在下村时,农户会主动招呼他进屋喝茶,热情递上刚从地里摘上来的大块西瓜。

“法学教会我严谨的逻辑,农业则教会我敬畏土地与人心。” 颜洋坦言,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真正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新时代党员的初心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脚踩泥土。”颜洋说,作为一名党员唯有以务实的作风,围绕产业更强、乡村更美、生活更甜的发展新愿景不懈前行,方能书写好新时代年轻干部的精彩答卷。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成 张学

编辑:刘静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646941/83/150896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