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随笔:那山 那寺 那人 —— 湘潭县新县城金霞山行纪

来源:楚国良 作者:楚国良 编辑:宋倩 2023-04-28 16:58:03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图片6.png

湘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它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岳塘区、雨湖区等五县(市、区),人口近300百万。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山川秀美,景色宜居、宜游,拥有昭山、虎形山、法华山、大王山、仙女山、金霞山、晓霞山、罗汉山、隐山、昌山、东台山、塔子山、褒忠山、梅龙山等龙脊。每座山都美得那么秀丽、真实,有些山因美好的传说而为人熟知,有些山因走出名人而扬名天下,有些山则因文化传承而闻名遐迩......如,金霞山的金哥故事、霞姑传说、朝阳映翠、岚气金光,以及文笔峰 、龙兴寺、荼毗园之景况等,正成就着金霞山经典人文、传世佳境。

身是湘潭县易俗河镇人,早就听说,湘潭县有四座名山,金霞山便是其中之一。可是因为忙,少有机会一赌金霞山的风采,五一前夕,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抽空去了一趟金霞山,游罢归来,写下些许文字,是谓行纪。

一一题记

图片7.png

从湘潭市区出发,坐23路公交车,经过二大桥,往易俗河方向看,一座大山映入眼帘,大山山顶呈三角形,主峰高耸,两边有对称的侧峰,侧峰比主峰略矮,乍一看,像一个天然的“笔架”。这便是金霞山,它是易俗河镇以及整个湘潭县县城的天然屏障。

金霞山,地处湘江南岸,易俗河镇东侧,海拔151米,占地面积1600亩,其中核心景区600亩,是一座按省级森林公园标准建设开发的生态公园。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在清嘉庆年间,被列入湘潭四大名山之一。是郊游,爬山散步的好地方。

金霞山,上延岳秀,中扼湘流,下瞰潭城,层峦叠嶂,挺拔威仪。其中,峰巅奇石如笔,直插天空,名文笔峰。有迂曲的山道,通峰接顶。据清《湘潭县志》载:它“朝阳映翠,岚气金光,绚呈异彩,故名“金霞山”。民间传说:远古有一男一女,男名金哥,善医术;女名霞姑,识草药。两人相互配合,长期在此地治病救人。为纪念这对男女生前的功德,乡人便以金哥的“金”字,霞姑的“霞”字,合二为一,即“金霞山”为山名。

登上金霞山向下望,易俗河城区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向东望去,晨曦初露,天色才微亮,这时的太阳还未完全露出头,天边燃烧着一片红得耀眼的霞光。湛蓝的天空,浮动着薄雾,几朵洁白如玉的云朵正悠闲地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天边的霞光与天空之间衔接着各种颜色的霞光:从红色慢慢变成黄色,再从黄色慢慢变成蓝色。

再向西望去,湘江好似一条银色的玉带。变得波光粼粼,二大桥犹如一条长龙,卧在湘江之上,江边的高楼大厦,街上车子川流不息在梦幻迷糊的雾下变得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轮廓。

向脚下望去,一棵棵松树,褐色的树干,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满树的松叶就像一把把张开的小伞。一阵清新幽香的泥土气息迎面吹来。小草的叶子上还有几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在叶子上跑来跑去。隐隐约约听到远处溪流正哗啦啦地流着。小路旁的桃花开了,露出了它粉嘟嘟的小脸,歪着脑袋看着我。

啊,金霞山,你的景色是那么美,那么吸引人的眼球。

图片8.png

金霞山关公坡建有龙兴寺。开始叫龙兴庵,原址在金霞山之东,相传最初是石头禅师结茅为庵。竣工当晚,石头禅师梦见有五龙绕庵,认为是兴旺、吉祥之兆,故以龙兴命名,其时规模较大,占地60余亩,常住僧人达1500人之多。后来龙兴寺有兴有衰,至1949年解放前夕,仅剩“一担柴式”建筑。

199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湘潭县政府搬迁易俗河后,佛教界有识之士发心恢复古刹往日之风。1994年,在湘潭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在金霞山关公坡易地重建龙兴寺。

该寺其时是以七殿伽蓝制规格建造,山门后为弥勒殿,殿后中为天井,右为钟楼,左为鼓楼进而为清规堂、功德堂等,进而为大雄宝殿,奉释迦、药师、弥陀三尊主佛和千手千眼南海观音,大殿两侧奉十八罗汉,寺的最后是千佛塔、禅堂、念佛堂、祖师殿、方丈室,两厢为五百罗汉堂、延寿堂、斋堂、念佛堂等。真乃梵宇林立,金碧辉煌,因而在天宝元年被朝廷赐封为“佛源悟地”,到明末清初时,金霞山的佛教事业达到鼎盛时期,邻近共建寺院48座之多,其中尤以霞栖、龙兴两寺为众寺之首,其历史之渊远,至今依稀可见当年的盛况。

金霞山中龙兴寺,观音大士,金碧辉煌,慈祥的目光关注人间,普施甘露,大慈大悲佑百姓,救苦救难渡世人。

金霞山中龙兴寺,南岳圣帝,高大威武,神目如电贪佞俱,庇佑三湘百姓颂。

金霞山中龙兴寺,香火鼎盛,四时不绝。

金霞山中龙兴寺,若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这三天,信男善女,络绎不绝,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因相传这三天,分别为观音大士生日、得道日、成佛日。

金霞山中龙兴寺,若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这三天,信男善女,来自四面八方,人们怀着虔诚之心而来,跪拜恭恭敬敬,怀着美好心愿而去,归家心中安宁。

其实,道教也好,佛教也好,都不过是民间信仰。

其实,道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是劝人多行善事广积德,恶事莫作勿胡为。

人们朝香、敬神、礼佛,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期盼,寄予一份美好的希望。

观音大士为什么自古至今受人们敬奉?因为传说观音大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慈航普渡。这符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成人之美,扶危济困,仁义友善。

金霞山公园,是一座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展示湖湘文化为主题,以满足市民运动、休息及观光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性公园。公园建成后将分为中心活动区、森林游赏区、户外游乐区、宗教文化区等。

图片9.png

沿着湘潭县易俗河镇凤凰东路上山,在金霞山山腰处,你会发现一处清澈碧绿的湖水,这就是当地的“网红湖”的金霞山“天湖”。“天湖”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一个废弃的矿坑积水所致。“天湖”周围树林密布、景色迷人,岩石绝壁上风景如画。

金霞山下,郭氏一族,人丁兴旺,由于后代繁衍,已分居各地。

相传郭氏一族先祖郭东皋,又名启元,字汝三,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麻冈村,元朝至正进士,官至元朝吏部考功郎、司绩大夫。

公元1363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郭东皋因母亲去世,辞官携全家回原籍丁忧守制,当船到九江之时,不巧遇上朱元璋和陈友谅两方大战鄱阳湖,郭东皋全家在九江附近,亲眼目睹了这一场中国军事史上惊心动魄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战乱年代百姓的惨况。

大战日久,阻断了水陆交通,郭东皋无奈只好转道,拟由长江逆水上行到洞庭湖下湘江转道由湖南回江西庐陵原籍,谁知到了湖南攸县,仍被战乱阻隔,老家音信杳茫,途中道路难通,返乡不成。郭东皋一家只好暂居于攸县县城的东门附近。

几年过去,有江西故人自湘潭来,故人述之郭东皋:潭人淳朴,土地肥沃,两江百姓徙居此者众多,湘潭风景不下故园,金霞山一带,依山傍水,风水宝地,发人发家,最宜居家、养老。郭东皋听后,便举家移居湘潭金霞山,成为湘潭金霞山沙头郭氏开山始祖。

相传明初,因长期战祸,湖南地区人烟极为稀少,四处土地荒芜,白骨露野,一片凄凉,千里无狗吠,百村少鸡鸣。朝廷鼓励移民,传说“插地为标”,即谁先占了便是谁的土地。

郭氏趁此良机,在金霞山下繁衍发展,并向四方扩展。

传说金霞山沙头郭氏,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之后裔。

金霞山郭氏,人才辈出,有明隆武乙酉科举人郭金台,授职起检司签事,有在清康熙年间的云贵总督郭凌云、有湘军名将直隶提督郭松林。曾被朝廷赐予“黄马褂”,世袭二等轻车都尉,谥号“武壮”),有民国中将(北洋政府时期)郭人漳,有国民革命军少将郭子修,有解放军少将郭应斌(曾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

来源:楚国良

作者:楚国良

编辑:宋倩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646748/62/126103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