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诵红色经典 传时代新声 | 走近革命先驱罗亦农(四)

来源:中共湘潭县委党史研究室、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中共湘潭县委党史研究室、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军 2022-04-22 19:33:02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图片

初试锋芒

1925年3月,一列火车冲破料峭春寒,离开莫斯科向东驰去。在靠近尾车的一节车厢上,坐着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人,他就是罗亦农。车轮在锵锵作响,恰似那催征的战鼓,震动着罗亦农的心房。四年来的学习和工作,给他的思想上带来了一个极大的飞跃,使他从一个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光明出路的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莫斯科的一切是那样使人留恋,然而,国内斗争正在向他招手,美好的未来,激励着他去奋斗。一个多星期后,列车到达海参崴,罗亦农转乘一艘苏联货轮,抵达上海。到上海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便在自己的住所接见了罗亦农,传达了中央决定派罗亦农去广州参加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筹备工作的指示。次日,罗亦农匆匆启程,风尘仆仆地赶往广州。

当时的广州,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和策源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参与之下,工农运动正蓬勃开展,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工作卓见成效;北伐的号角也开始吹响。但是,在大好形势的背后,疾风暴雨式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国民党右派活动猖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抢地盘、占机关、收赋税、开赌场,时时想取广州国民政府而代之。英、日等帝国主义在广州的势力也很大,他们仇视共产党和工农群众,到处散布流言蜚语,制造事端,与革命人民为敌。

4月下旬的一天,罗亦农和邓中夏、林伟民等同志一道,来到广州文明路75号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筹备处,参加广州地区党、团员及部分工会负责人会议。会议主持人邓中夏发言,他说:“今天,请中央派来参加第二次‘劳大’筹备工作的罗觉同志给大家作报告。”在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中,罗亦农站起身,谦和地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然后像拉家常一样,带着浓厚的湖南口音作起报告来。他首先谈到了英、美、德、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大好形势,谈到了国内如上海、武汉、青岛、唐山等城市工人罢工斗争的状况,进而指出,作为国际工人运动一部分的中国工人阶级,理所当然地应该加紧团结,共同担负起推翻帝国主义的历史使命。最后,罗亦农就如何在全国第二次“劳大”期间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骨干作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那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讲话紧紧地扣住了与会者的心。

5月1日上午9时,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在广东大学操场胜利开幕,到会代表181人,代表166个工会和有组织的工人群众54万多人,参加大会开幕式的工农群众、军人、学生达两万余人。会议进行中,罗亦农为了掌握更多的情况,台上台下,场内场外不停地活动着,找人了解情况,收集各种资料,仅传单一项,就有32种之多。开幕式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罗亦农与参加大会的其他负责人一道,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5月1日的广州,气温并不太高,可是,他的衣裤却被汗水湿透了。当晚七时,参加劳动大会的代表和同时召开的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举行了联席会议,到会者1000余人,罗亦农以农民国际代表的身份在会上发言。他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五一”节,歌颂了工农联合。他说:“今天是5月1日,是万国劳动者争得八小时工作制的纪念日,是万国劳动者向资产阶级定期示威的日期,是万国劳动者定期检阅自己的队伍,测量革命实力的日期。她的历史已经有36年了。在这36年当中,为奋斗而牺牲的战士,他们的骨肉可堆积成山,他们的血可蓄聚成海!”他分析道:“现在,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它从娘胎里带来的残疾,正在一天一天地膨胀溃烂。中国的工人阶级,遭受着资本家、军阀和帝国主义严重的压迫和摧残,他们的阶级觉悟比任何阶级都快,他们知道要有自己的阶级的组织,要有自己为之奋斗的解放运动。占中国劳动阶级相当大一部分人数的农民,尤其是贫苦的农民,所受的压迫太大了,除天灾、兵灾、匪灾之外还要加上政府的苛捐、地主的重租、债主的盘剥、劣绅的强迫敲诈等等。中国农民要从重重压迫之下解放出来,第一步就是要打倒制造内乱的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军阀,以谋民族的独立。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只有很亲切地和最革命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站在无产阶级的指挥之下,以消灭他们的共同敌人。”罗亦农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地位,阐述了中国农民深沉的苦难,对中国农民的革命对象、步骤和根本方法,进行了比较中肯的分析,使到会的工农代表深受启发和鼓舞。

为了及时地报导大会动态,扩大和发展大会成果,罗亦农日夜奋战,短短几天时间内,连续写下了《今年五一广州之两大盛举》《中国第二次劳动大会之始末》《今年五一之国际状况》《五一纪念与农民》等数篇通讯与论文,发表在《向导》等党的刊物上。在这些文章中,罗亦农反复地阐述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者”,要“实行工农大团结”,进行“工农联合”这一光彩照人的思想观点。

5月3日,广东省农民协会成立大会胜利召开,罗亦农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词。在开幕词中,他又就“工农联合”这一问题大声疾呼,同时提议广东省农协参加农民国际,这一提议被大会通过。从此,广东省的农民运动正式成为国际农民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加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劳动大会结束后,罗亦农留在广州,与陈延年、周恩来等四人组成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并参加中共广东区委,任宣传部长。正在此时,滇、桂军头目杨希闵、刘震寰暗中勾结帝国主义和军阀,背叛广州国民政府,公开捕杀进步学生和工人。广州城山雨欲来,气氛紧张,时局动荡。罗亦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于5月下旬写出了《形势严重下之广州政府》一文,以不可辩驳的事实,无情地揭露了杨、刘的反动面目和反革命罪行。文章严正指责了国民党右派公然与反动军阀勾结,图谋推翻广州革命政府、肃清共产党的反革命行径,点名揭露了国民党领导人胡汉民、汪精卫等人与杨希闵、刘震寰在一起召开的两次会议,辛辣地评议道:“汪精卫,本一介书生,素以调和派首领自居,当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炮击观音山的时候,尚且与陈调和而误大事;这次不免旧病复发,总不外是妥协了。”为了组织广大青年参加宣传发动工作,并以武力应付杨、刘的叛乱,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在罗亦农的亲自指导下,成立了一个临时政治宣传委员会。5月30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罗亦农代表中共广东区委参加并作了题为《当前政局形势及我们应采取的态度》的报告,报告中除了阐述局势的严重性之外,还就如何向群众宣传,团结、组织民众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通过紧张、细致的工作,广州各界人民,各革命组织的力量很快地聚集在讨伐杨、刘的旗帜下。几天之内,国民政府的收发室里,各地通电纷至沓来;大街小巷的广告栏中,贴满了各种款式的请愿书、宣言书。珠江之滨,越秀山下,一批又一批讲演队,顶着军阀士兵的刺刀尖,勇敢地向群众呼喊。民众的眼睛擦亮了,不可抗拒的民心振奋了,肃清军阀杨、刘的斗争,在共产党的督促与直接参与下,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5月30日,上海爆发了“五卅”惨案。中共广东区委当即召开党员大会,报告“五卅”惨案经过。会上,决定成立以陈延年、罗亦农、周恩来等同志为首的“临时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群众的反帝斗争。6月2日,有数千人参加的“声援上海‘五卅’斗争群众大会”召开,中共广东区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青年联合会、省农协、省商民协会等组织的负责人云集大会主席台上,身材高大的罗亦农站立在主席台前排正中,代表中共广东区委发表演说。他的讲话,不时被热烈的掌声和雷鸣般的口号声所打断。

为了打击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广东区委联合全国总工会等组织,决定发动省港大罢工。罗亦农亲自起草了一些言简意明、通俗易懂的传单,揭露帝国主义者的罪行,启发工人群众的觉悟。当时,省港各处工会组织十分复杂,有红色的,有灰色的,也有黄色的。为了把广大工人团结在统一的旗帜之下,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总执委干事局的负责人做了大量的工作,陈延年、罗亦农、林伟民、邓中夏等频繁地来往于广州、香港之间。罢工刚开始时,广东工人代表会议所属的金属业工会与机器工会发生矛盾,两个行业工会的工人互相指责,互不理睬。有的工厂,甚至出现了一部分工人罢工,一部分工人仍在上班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亦农多次深入金属业工会做工作,下到工厂找基层工会负责人和工人谈心。有一次,他把两个工人组织中几个有影响的人物邀到一家小茶楼,自己掏钱买了些茶点,叫大家边喝茶边扯家常。茶楼上,剑拔弩张的气氛慢慢缓和,继而融洽。罗亦农最后说:“金属业工会、机器工会中广大工人群众都是亲兄弟。兄弟之间斗气,不团结,只会对资本家有利。资本家就是希望我们拉山头,打内战。我们万万不可上当。当然,有的工会中有少数坏人替资本家卖力,这是我们要反对的。我们要携起手来,揭露这少数人的真面目,团结最广大的工人群众。只有如此,斗争才会有力量,才能打痛资本家。”就这样,通过罗亦农和其他同志的努力工作,省港工人之间的团结加强了,个别黄色工会逐渐瓦解,参加罢工的人数日益增多。

“沙基惨案”发生后,罢工运动达到了高潮。香港工人成批来到广州,几天之内,激增至20多万。解决这一大批工人兄弟的衣食住问题,成了关系到罢工斗争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罢工委员会紧急行动起来了,中共广东区委紧急行动起来了,廖仲恺等广州国民政府的官员们也紧急行动起来了。筹资金,募捐款,封烟馆,闭赌场,十里羊城,到处都在为罢工工人服务:有一天,罗亦农带着几个罢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到西濠日(现人民路南端),看到一排新建的楼房尚未启用。通过了解,这是几位大商人合伙修建的,罗亦农立即找来这几位商人,晓以大义,陈述利害,半强制半说服地征用了那一排新房,解决了上千罢工工人及其家属的住宿问题。

1925年10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四届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罗亦农以广东代表名义出席。会后,鉴于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央决定开办北方局党校。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开办党校的形式培训革命干部,举足轻重,意义不凡。经过反复考虑,党中央决定调罗亦农主持党校工作。北方局党校办了两个多月,为全国特别是北方各省培养了许多得力的干部。罗亦农在回国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以他火样的热情,非凡的才干初试锋芒,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他在党内的声望与日俱增,组织才能和斗争策略也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而越来越成熟、老练。

来源:中共湘潭县委党史研究室、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中共湘潭县委党史研究室、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军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2022/04/22/111514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