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虾套养1号仓正在捕捞龙虾。
钱袋子越来越鼓,村民脸上乐开了花。
龙虾很受市场青睐。
个大肉肥的龙虾。
龙虾上市啦!
王赛姣正在铲龙虾。
红网湘潭县分站3月23日讯(记者 彭圆 吴志勇)近段时间以来,湘潭县锦石乡金湖村德哥家庭农场的女主人王赛姣,每天天还没亮就到莲(稻)虾综合种养田里收网取龙虾,到上午9时左右,当天的龙虾全部售完。据她介绍,目前龙虾非常抢手,价格在每斤30元左右,而且基本是老客户来家里收取。
在外搞过工程、开过超市……但是她总觉得投身现代规模农业产业才是自己最佳的选择。从2014年起,王赛姣和丈夫决定回乡发展“莲(稻)+龙虾”综合种养,并流转了138亩稻田,开办德哥家庭农场。
经过几年的发展,王赛姣生产基地到2018年左右,亩产龙虾达到200公斤左右,加上湘莲、稻谷收入,亩产值达9000元,每年盈利20多万元,在同行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周围不少农户慕名而来学习经验。
看到王赛姣发展得这么好,该乡大河村村民胡珮有些羡慕了。自2016年起,胡珮就一直在王赛姣的生产基地打工,既学到了不少龙虾养殖技术,又深受王赛姣的创业干劲和创业理念影响,产生了从事莲(稻)虾综合种养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王赛姣大力支持。2018年底,胡珮流转本村180亩田,在王赛姣的指导下建好了虾池,第二年即获利约20万元。
除了胡珮,王赛姣这几年来带动本镇及周边多个乡镇的40户农户进行莲(稻)虾综合种养,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户,每户十几亩至几十亩不等。从龙虾种苗供应、养殖技术服务到市场营销,她给予各养殖户全力支持,养殖户也普遍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他们的龙虾销售渠道除了当地商贩上门收购,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本省湘乡市、衡山县、邵东市等地,并打开了贵州、云南等外省市场。
与此同时,王赛姣的家庭农场还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年支付的劳务工资从最初的几万元陆续增加到了20多万元,让当时贫困户中的12人实现就近就业。
据悉,莲(稻)渔综合种养“一地两用、一水双收”,适度规模地推广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对提高土地单位产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种植结构调整、振兴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湘潭县莲(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由2017年4875亩增加到目前65000亩,莲(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从2017年150吨增加到5800吨,湘潭县通过该模式,通过土地入股、租赁土地、聘请贫困户到公司养殖基地工作等形式,带动贫困户400余户,每户年收入达到2万-3万元。(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吴志勇
编辑:罗建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