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县:老矿区披新绿 用绿色绘就发展新底色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新闻 彭圆 编辑:李辉军 2020-03-11 08:43:59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3.jpg

湘潭县谭家山镇干群在老矿区栽种油茶

2.jpg

谭家山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1.jpg

谭家山镇老矿区春暖花开

红网湘潭县分站3月11日讯(记者 何新闻 彭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植树季, 湘潭县组织人员在谭家山镇关闭退出的原第四矿区等处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绿色绘就发展新底色。3月10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劳作,大家将近5000余株油茶苗稳稳扎根于土壤之中,预计3年之后挂果,便可产生经济效益。

湘潭县谭家山镇曾以“湘中煤都”、“湘中黑珍珠”等美誉闻名于三湘大地,上世纪40年代建矿以来,采煤历史达70余年,高峰期小煤矿数多达105家。煤矿产业既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又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这种粗放、透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给当地生态留下了“疮口”,也成为了当地发展的“痛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堵点”。创伤如何抚平?出路在何方?湘潭县痛定思痛,担当履责,负重前行,2015年关闭了谭家山镇域内所有小煤矿,毅然决然地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绿色生态、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湘潭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煤矿关闭退出以后,湘潭县便开始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千亩油茶培育基地,万亩构树种植基地以及绿化苗木培育基地等,希望通过绿色生态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谭家山矿区生态得到修复,从以前的“黑色经济”转变成“绿色经济”。

作为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之一的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项目投资约2.9亿元,分为榜塘湿地公园、矿山遗址公园、霞峰美谷、紫荆河生态田园、观音山森林文化园等五个片区,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补水及水利水系恢复工程、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修复工程、监测工程等六大工程,在谭家山煤矿区17.77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完成引水工程16.5公里、修建引水管线48.8公里、整治修复山塘水库528亩、新增或复垦林地293亩、修复耕地2766亩、治理废(矸)石堆48.8万方205亩。

如今的谭家山镇正在慢慢发生着改变,黑色矿山“披”上了绿色外衣,没有了煤矿的影子,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曾经的产煤大镇正在迎来绿色新生。(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新闻 彭圆

编辑:李辉军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2020/03/11/68514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