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的易俗河镇
1992年,县城建设指挥部揭牌
今天的湘潭县(天易经开区)
今天的湘潭县(风光带)
红网湘潭县分站1月15日讯(记者 贺帆 戈莹颖)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绘过的“人口稠密,一县就有一百多万人……”的著名的湘潭县,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有县域而无县城。1992年,湘潭县人民终于盼来了新县城的奠基开工,自此,湘潭县也走上了经济飞腾,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
1992年,时任湘潭县计委书记的马汉林,首批参与了县城的搬迁与建设。据马老回忆,当年他被调任县城建设指挥部任副指挥长,负责财务、办公室等工作。当时财务账上总共才40万经费,而亟待处理的事务却有一箩筐。钱不够,但县城还是要建,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想出了一系列办法——招商引资、催收欠款、发动职工集资等。
1995年9月18日,湘潭县举行了县治移址庆典大会。短短三年时间,一座现代化新县城矗立在美丽的湘江岸边。110多万湘潭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新县城建设总投资达6亿多元,竣工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六条40至60米宽、12公里长的主干道已经成型,其中凤凰、云龙、金桂、大鹏、雪松五条主干道建成高标准水泥路,主干道银杏路建成柏油路。
退休后,马老回到家乡中路铺镇颐养天年。这些年,农村的点滴变化他看在眼里,心里更是感慨万千。他告诉我们,如今的农村早已摆脱了落后、闭塞的代名词。手机、宽带网络家家有;住房变成了漂亮的庭院、别墅、小洋楼;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交通工具更是由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家家户户小汽车的升级换代,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完)
来源:湘潭县广播电视台
编辑: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