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理平
北斗系统,这一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9月24日至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即将在株洲举行,这不仅是年度行业盛事,更是观察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的关键窗口。
以峰会为平台,战略协同与产业集聚正双向发力。连续承办峰会,株洲并非偶然。作为全国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株洲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运用场景,三年多时间,初步形成从“部组件—整星制造—星座运营—终端—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160余家企业聚集,卫星接连发射,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70亿元,增速超过30%……这些数字背后,是各方联动、政策赋能与市场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更宏观地看,峰会已成为北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连续三届峰会,湖南累计签约6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配套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成功吸引并落地了一批富有活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营造了浓厚的“北斗+”创新创业生态,实现了“以会聚智、以会兴业、以会引才”的综合效应。目前,湖南已形成涵盖星载设备、北斗芯片、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等全产业链。
北斗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应用中。株洲提出的“打造全国全域全场景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城市”的目标,正是基于丰富的实践积累。133个规划应用场景中,已有46个建成使用。比如,交通出行方面,我们联合千寻位置打造全国“北斗+共享电单车”规模应用样板,联合哈啰集团、天翼交通以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项目为突破口,打造“北斗+智能网联汽车”标杆,建设全国最佳北斗全空间自动驾驶公共测试场;物流配送方面,手机上下单,“空中快递员”——无人机就可以为你送来“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星地互联+低空专网”控制平台、室内外融合导航、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三维实景数字孪生城市等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有力推进,等等。在株洲,“天边的北斗”正加快成为“身边的北斗”,一座“北斗之城”正在精彩呈现。
本届峰会将吸引众多外宾参会,同步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新增海外应用展,重点呈现北斗服务全球的国际合作实践,彰显中国方案的全球共享价值。这表明,峰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北斗全球合作。从“一带一路”到非洲大陆,从亚太地区到阿拉伯国家,北斗系统正在成为促进国际互联互通、应对共同挑战的公共基础设施。
这一进程依托的不仅是技术成熟度,更是生态构建能力。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成立研究院、打造检验检测平台等一系列举措,株洲正持续优化创新土壤,吸引人才、技术、资本集聚,形成“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北斗不仅要在天上建好,更要在天下用好——这条路径,我们越走越稳。
每年,峰会公众开放日时间,株洲国际会展中心总是人流如织、火爆异常,北斗文化正深入人心。第四届峰会更加突出“沉浸感”,设立室内外展区,组织公众开放日、科技嘉年华等活动,让高冷的航天技术可触可感、梦想的种子深深扎根。从“天上的北斗”到“身边的北斗”,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科技创新从跟踪仿制走向引领输出的缩影。北斗,正在成为赋能未来、联接世界的关键力量。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未来已来。
来源:株洲新闻网
作者:朱理平
编辑:黄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