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7月4日讯(通讯员 冯坚花)7月4日,湖南农业大学专家组联合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石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石潭镇双季稻丰产性示范基地开展了理论测产工作。此次测产针对基地内的16个早稻品种展开,旨在科学评估各品种的丰产水平,为后续的品种推广和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测产现场,尽管天气酷热,给测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工作人员依然热情高涨,严谨认真地开展各项工作。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科学的测产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操作。他们深入稻田,仔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区域,认真测量水稻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粒数等关键数据,并详细记录在册。
此次参与理论测产的16个早稻品种,均是经过精心筛选和培育的优良品种,它们在生产实际中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有的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强,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的品种适应能力出色,能够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茁壮成长,为扩大种植范围提供了可能;还有的品种产量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石潭镇双季稻丰产性示范基地通过开展此次理论测产工作,不仅能够准确掌握各品种的实际生产表现,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选种参考,还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水稻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下一步,将根据此次测产的数据结果,结合各品种的综合性状,深入分析和评估,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早稻品种,并加大推广力度。同时,石潭镇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引进和培育更多优良品种,持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为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完)
来源:石潭镇
作者:冯坚花
编辑:郭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