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莲城e评:沃土永续,18亿亩红线“寸土不让”

来源:新湘潭客户端 作者:邹耀宸 编辑:徐倩 2025-06-27 11:10:42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文/邹耀宸

2025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脚下这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足见耕地保护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它是国计民生的千秋大计,新时代的土地治理需以最强的执行力与最严的约束力落实到位。

“军令状”与“终身追责”将耕地保护责任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和法治强度,构筑起责任落实的闭环体系。这一制度为耕地划定了“铁律红线”和“高压线”,贯穿干部履职全过程。通过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责任书,将目标分解压实到具体地域和责任人;依靠动真碰硬的严格考核,以事实和数据精准评价保护成效;依托终身追责的震慑,彻底打消任何“新官不理旧账”的侥幸和“打擦边球”的念头。环环相扣、一严到底,根治耕地保护中“口号震天响、落实轻飘飘”的顽疾,确保“18亿亩”这条生命线寸土不失、坚如磐石,让每一寸沃土成为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永恒责任烙印。

耕地保护的核心要义,在于深刻把握并统筹好保障粮食安全与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要求,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动态平衡。土地是万物之源、生存之本,守护好耕地,就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就是守护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根基。必须坚决摒弃以牺牲耕地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短视思维,破除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要将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贯穿于规划、审批、利用、监管全过程,通过科学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深挖存量用地潜力、提升用地效能,为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高效、可持续的土地要素支撑,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与支撑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双赢。

确保耕地红线固若金汤,离不开法治的刚性约束与全社会价值认同、行动自觉所凝聚的磅礴伟力,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保护合力。当“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古训真正融入民族血脉,当“寸土寸金”“惜土如金”成为深入人心的价值遵循和行动自觉,耕地保护方能获得最深厚、最持久的支撑。政府主导铁腕治理、法律法规刚性约束是基础保障,而亿万民众发自内心地珍惜、守护与监督则是强大根基。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方能构建起耕地保护的铜墙铁壁,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保护格局。唯有将制度的力量、法治的力量与文化的力量、民心的力量紧密结合,才能让每一寸承载着希望与未来的沃土得以永续传承,滋养华夏大地生生不息。

“军令状”压实责任,“终身追责”彰显担当,粮食安全不容有失。我们应以最坚定的决心、最有力的行动,严守耕地红线,让广袤的沃野良田成为承载民族复兴伟业最坚实的发展根基,绘就仓廪实、天下安的壮美画卷。

来源:新湘潭客户端

作者:邹耀宸

编辑:徐倩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