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转需!洪涝灾害时期卫生消毒知识二十问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刘静 2024-07-29 20:22:25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01. 洪涝灾害时需进行预防性消毒的对象主要有哪些?

室内室外环境,饮用水,餐、饮具,生活用品,水井、手和皮肤,动物尸体,垃圾,粪便,公厕等。

02. 对环境怎样消毒?

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污,在改善环境卫生基础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处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居家、街道、社区、安置点等场所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可采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或200mg/L二氧化氯,或 200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min;如选用其它消毒剂可参照 GB 27952《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进行。临时安置点启用期间每天定期消毒1~2次;在无疫情情况下,不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剂喷雾消毒,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自然通风为主,通风不良的场所可采用机械通风。

03. 对饮用水怎样消毒?

集中式供水,未被破坏的自来水厂,按照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并加强水源水和未梢水的监测。

集中供水点有条件的首选净水消毒设备进行生活饮用水消毒,对临时集中供水设施、设备,应添加饮用水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时,作用 30min 后,出水口余氯量不应低于 0.3mg/L,使用二氧化氯处理时出水口余氯不应低于 0.1mg/L。使用槽车(如消防车、绿化工程用水车、洒水车等)临时供水的,应灌装符合 GB 5749 要求的水,槽车在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分散式供水,如直接从江、河、渠、溪、塘、井、涌泉等水源取用水者,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04. 餐、饮具怎么消毒?

餐、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min以上,或使用有效氯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30min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05. 生活用品怎么消毒?

家具、卫生洁具、办公用品等清污后,用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冲洗、擦拭、浸泡方式,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06. 手和皮肤怎么消毒?

参与灾后环境清污、动物尸体处理等工作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消毒,可选用含醇或季铵盐类、过氧化氢类的复合速干手消毒剂进行随时消毒;因长时间洪水浸泡造成皮肤红肿、损伤者应及时就医,也可用碘伏1000mg/L 或其它皮肤消毒剂进行涂抹消毒。

07.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

破坏环境,污染水源,污染食品,媒介生物滋生。导致人群迁移引起易感人群增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于传染病发生。

08. 洪涝灾区为什么易发肠道传染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主要表现为水电等基础设施会遭到破坏,饮用水供应不足,饮用水和食物容易受到污染,类便、污物得不到及时清理,病原体污染水源、厕所等造成外环境污染;医疗卫生机构受影响,医疗服务不能满足需求。人群转移安置时,人与人问接触的机会增加,由于灾害的发生,自然环境被破坏、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被打乱,当地群众身体抵抗力下降,上述种种原因导致霍乱、菌痢、感染性腹污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风险增高。

09. 洪涝灾害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伤寒、菌痢及感染性腹泻病等;病毒性的则以轮状病毒(B组)腹泻常见。

10. 洪涝灾害时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哪些?

肾综合症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11. 洪水期间的饮用水水源如何选择和保护?

在洪水淹没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和垃圾;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应设专人看管。

12. 洪涝灾害发生后如何保证饮用水安全?

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若很混浊,可经自然澄清或用明矾混凝沉淀后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漂白精片或含氯泡腾片。按加氯量4mg/L~8mg/L投药,先将漂白精片或含氯泡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分钟后测余氯含量为0.3mg/L~0.5mg/L即可。若余氯量不符合要求,则应增加消毒剂投加量。盛水的缸(桶)等要经常清洗,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大小便。

13. 如何建造临时公厕?

灾后灾区厕所应具备应急性、便利性和实用性。防止粪便污物外溢,不污染周围环境,尤其不能污染水源。不利于蚊蝇孳生。粪便必须有专人负责消毒。

14. 如何对临时应急供水车辆进行消毒?

用于送水的设备,无论是水车、消防车、洒水车、水箱或聚乙烯塑料水桶,在运水前,都必须对盛水容器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冲洗,作用时间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待运水的余氯量应保持在0.5mg/L以上,以确保运送水的卫生质量,防止运送的水受到二次污染。

15. 洪涝灾害时井水如何消毒?

一般选择直接投加法或者持续消毒法。

直接投加法:即投消毒剂前先测量井水量及计算投药剂量,水井一般为圆筒状:

即井水量(m³)=井水深(m)×3.14×[水井半径(m)]²

消毒剂投加量(g)= [井水量(m³)×加氯量(mg/L)]/有效氯含量(%)

根据井水水质,一般清洁井水的加氯量为2mg/L,水质较浑浊时增加到3mg/L~5mg/L,投加的方法是根据所需投药量,放入容器中,加水调成浓溶液,澄清后将上清液倒入水桶中,加水稀释后倒入水井,用水桶将井水震荡数次,使之与水混匀,待30分钟后即可使用。

持续消毒法:将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装入开有若干个小孔的饮料瓶中,用细绳将容器悬在井水中,同时系一空瓶,使药瓶漂浮在水面下10cm处。利用取水时的震荡使瓶中的消毒剂慢慢从小孔中放出,达到持续消毒的目的。应使余氯量在0.7mg/L左右,若水井较大,可同时放数个持续消毒瓶。

16. 如何做到粪便无害化?

基本杀灭粪便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完全杀灭苍蝇的幼虫,有效控制苍蝇孳生和繁殖。避免对空气、土壤、水源的污染。

17. 怎样处理动物尸体?

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新鲜动物尸体应尽快深埋或火化,对已经发臭的动物尸体,可用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尸体及周围环境,去除臭味并消毒,然后再深埋处理或火化。尸体清理后需要对其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作用时间30分钟~60分钟。

动物尸体深埋的场所应由当地政府指定,不得随意乱埋。地点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远离水源及居民点,选择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挖土坑深2m以上,在坑底撒漂白粉或生石灰,把动物尸体投入坑内,再用漂白粉按20g/m2~40g/m²撒盖于动物尸体上,一层尸体一层漂白粉,然后覆土掩埋压实。

18. 室内消毒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室内消毒前,应先关闭门窗,保护好水源(盖好灶边井、水缸等),取出食物、厨具等,并将不需消毒食品、食饮具及衣被等物储藏好。喷雾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做好防护,并佩戴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胶靴等装备。

19. 汛期及洪灾过后要防的常见病有哪些?

汛期主要防止病从口入,因水中含有从粪便中来的伤寒、痢疾、肝炎等病菌,同时蚊、蝇也会污染的肠道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真菌感染、“红眼病”、皮肤病、疟疾。洪灾过后的常见皮肤病有:手、足浸渍、湿疹、夏季皮炎、毛囊炎、脓疱疮、虫咬皮炎、皮肤藓病等。

20. 洪水退后的环境清理工作怎么做?

洪水退后,要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环境整治,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

要及时清除居住地及周边的淤泥垃圾、污水积水、人畜粪便,做好无害化处理。以减少蚊虫滋生,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清污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应及时清运,严禁倾倒河中。

做好供水设施的修复、清理和消毒。被淹没或损坏的供水设施暂时不能供水,在水退或修复后先清出构筑物内的淤泥,清洗并排空污水,对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待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方能启用供水。做好村落和场所环境卫生,尤其是村落和社区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场所,商场、超市、旅店、游泳场所、影剧院、图书馆、健身场所等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区、兽医站、牲畜交易场所、屠宰场等均要在清掏、清淤、清污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做好个人住宅环境卫生,检查房屋的结构是否有损坏,清除滞留于房屋内的积水。并做好房屋内的清洁卫生。识别并清除屋内霉菌,在进行霉菌清除操作时,宜配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并开窗通风。最后还要排出供水管道内的滞留水,直到生活饮用水的颜色变成无色和无异味,管好厕所粪便等措施。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刘静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
消毒知识二十问") }else if($(e.target).hasClass("qq_share")){ shareTo("QQ","转需!洪涝灾害时期卫生消毒知识二十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