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5日深夜,彭德怀和毛泽东研究了志愿军出兵方案后匆匆回到饭店,他心绪烦乱,深深感到这次出兵援朝比1947年保卫延安时的条件更困难,时间更紧迫,一系列复杂的备战工作,使他无法入睡。他把床上的被褥、床单、枕头统统搬到地毯上,欲睡又睡不着,他平时很少吸烟,可如今却一支接一支的吸着。10月6日凌晨,朝霞映照着北京饭店,警卫员小郭轻轻推开首长的门,看见他已躺在沙发上睡着,床上的被褥又散落在地毯上。小郭顺手拿起一条毛毯盖在已有两夜没睡的首长身上。可是由于彭德怀头脑里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大概是似睡非睡,他忽然睁开略显红肿的眼睛问:“现在几点了?”小郭为了让他多睡一会儿,故意说:“还早呢,您已两夜没睡好,再睡一会儿吧!”这时彭德怀突然站起来揉了揉眼,就开始写什么材料,原来是当天还要到中南海总参谋部开会。张秘书进来一方面批评小郭不该惊醒首长,一方面向彭德怀汇报带来的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计划已分送中央各有关领导。此时彭德怀拿出一张纸条对张秘书说:“你天亮后把我在北京的几个侄子侄女接到饭店来,我想看看他们,这是他们的名字和单位,你们到商店去用我的钱给他们买点糖果、学习用具。我今天还要到中南海开会。”
彭德怀10月6日参加了一连串出国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忙得他时近午夜才回到饭店,张秘书急忙迎上前去说:“我把孩子们都接来了,他们都盼望您回来。”彭德怀推门一看,有的正焦急的等待,有的已睡在床上,有的睡在沙发上和地毯上,几个孩子看见伯伯回来后,都起来围在伯伯身旁。当彭德怀看见这六个不幸而又可爱的烈士子女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起1940年农历9月的一天,湖南省驻湘潭县地区的国民党军警,突然包围了他家的房舍,开枪射击,二弟彭金华当场中弹而死,三弟彭荣华被绑走后,杀害在附近的易家湾山沟内。悲惨的往事、阶级的仇恨,使他久久不能平息,他不愿把过去的伤痕刺痛这些幼小的心灵。他知道再过一天就要离开北京去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也许是为了保密,也许是怕孩子们失望,他觉得这短暂的团聚也是他们一家人的幸福。他微笑着说:“伯伯后天就离开北京执行任务去了,伯伯实在太忙,今天把你们接来,是想看看你们,听听你们在北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你们谁要什么东西就对伯伯说。”幼小天真的孩子们问:“是还要回西安吗?”彭德怀摆摆手,“等你们长大后就知道了,现在你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要经常给妈妈写信,别让妈妈挂念你们。伯伯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读了两年书就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现在你们的学习条件真是好多了。”张秘书进屋说:“我已经通知饭店在隔壁开了两间客房,让孩子们到房间里去睡吧”。一贯反对浪费、反对特殊化的彭大将军,历来把公家的一分钱看得比什么都贵重。他听后很生气地说:“你怎么随便要客房,这不是浪费吗?你赶快把房间退掉,就让孩子们和我一起睡在地毯上吧!”回头问六个侄儿侄女:“咱们都睡在地毯上好不好?”孩子们齐声答道:“好!我们就和伯伯睡在一起,我们不愿离开伯伯。”“那咱们就大家动手搭个地铺!”于是几个孩子七手八脚地把床上的被褥、单子、毯子搬在地毯上,搭了个大地铺。彭德怀心情很激动,他坐在地毯上对孩子们说:“这地毯多柔软啊,可比打仗的时候伯伯睡在野地里舒服多了,咱们一起睡地铺。”彭德怀深感这次短暂的团聚,是难得的机会,战争是无情的,自己率军入朝作战后,是否还能回来再和孩子们团聚呢?他看着孩子们躺下,然后用他那双温暖的手——像慈父般的手给孩子们盖好被子,看着孩子们个个进入甜蜜的梦乡后,他才躺下闭起了眼睛。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彭大将军”睡在北京饭店地毯上的故事,也是北京饭店的服务人员们从未见过的“特殊客人”。
(文字内容由彭德怀纪念馆提供)
来源:彭德怀纪念馆
作者:彭德怀纪念馆
编辑:易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