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文痴”谢赞坚的故事

编辑:黄苏 2017-02-16 09:08:43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湘潭在线2月16日讯(湘潭日报驻湘潭县记者 张振宇 通讯员 李耀湘 徐俊)正月十八(2月14日),湘潭县排头乡松梓村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为使活动举办得更热烈、更隆重,周边10多个村的文艺队都准备前来表演献艺。

该村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和即将举行的庆祝活动都离不开一位热心人在幕后的推动,他就是排头乡文化站原站长,刚刚被评为2017年1月份湖南“敬业奉献”好人的谢赞坚。

      春节过后,记者再一次来到排头乡,见到了正在为全乡的狮龙闹春和正月十八松梓村庆典活动奔忙的谢赞坚。

1953年出生的谢赞坚是土生土长的排头乡人,从1972年任原严冲乡(公社)文化站长起,此后在乡文化站长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40多年。2013年从排头乡文化站长岗位上退休后,他又被推选为乡文联主席和乡土杂志《隐山》的主编,退而不休的谢赞坚仍在为乡土文化的繁荣默默地发挥着余热。他本人也因热爱和痴迷文化事业获得了“文痴”的雅号。

        繁荣乡村文化的耕耘者

      从一参加工作开始,谢赞坚就与文化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他就把文化站当成自己的“家”,并为这个“家”操碎了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老百姓对文化生活非常渴望。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谢赞坚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组织举办了民乐培训、戏曲培训、书法培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在此基础上,谢赞坚又在每村(大队)组建了一支完全由农民组成的乡村文艺小分队。为了挖掘文艺骨干,培训文艺人才,他长年奔波于各村之间,40多年里共踩烂了4辆自行车,骑坏了3辆摩托车。

      经过不懈的努力,排头乡打下了坚实的群众文化基础,并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文艺格局,这些“下田扮禾,上岸唱戏”的乡村文艺骨干,平时是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中坚力量,到重大节日则是乡村大型文化活动的名人名角。

几十年来,排头乡这支由谢赞坚带出来的乡土文艺队伍活跃在乡间地头,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者

      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排头乡广大群众的文化热情被激发出来,但与此同时,老旧的文化设施已根本无法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想在谢赞坚心头萌发。

      为争取上级支持,谢赞坚在对全乡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和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载体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长达数万字的调查报告。在取得乡镇主要领导支持后,谢赞坚一连数月数十次往返于省、市、县相关部门之间汇报并请求支持,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排头籍知名人士筹措建设资金。

      在谢赞坚的多方奔走下,300多平方米的乡文化站于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成的乡文化站里,不仅开展文化活动必备的乐器、音响等设施一应俱全,还设有科普培训室、文艺演出活动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图书室、书报刊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文化服务用房等设备设施。此外,全乡42个村均建起了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18个村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室等文体设施。

       文化传承的真诚守护者

      地处湘潭县排头乡境内的隐山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为了把隐山——湖湘文化发源地这块金字招牌擦亮,从1995年开始,谢赞坚着手开始了对隐山的文物资料的发掘、收集整理工作。

      为了能够搜集到散落在外的文物资料,他经常奔波于湘乡、娄底、衡阳等地。一年夏天,听说在衡阳县师古乡某村有胡安国画像,谢赞坚闻讯之后与好友刘德钦一起驾车前往,不想车子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发生故障,两人只得在荒郊野外忍受蚊叮虫咬了一夜,第二天修好车子继续出发。经过谢赞坚的不懈努力,共找回了千余件失散文物,为隐山文化的保护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谢赞坚多次出面邀请国内外湖湘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到隐山考察、论证,经过多年努力,写出了隐山及周边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隐山园区建设规划等。2001年9月报省发改委批准立项,谢赞坚在企业家、好友刘德钦等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对隐山园区基础设施和景点的建设。

      如今,隐山已被列入我市重点旅游开发区域,已经退休的谢赞坚表示,将不遗余力地为隐山旅游开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黄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